一、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广东省帆船协会
主办单位: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承办单位:中山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协办单位:深圳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2024年7月12日–7月13日
比赛地点:中山市翠亨新区翠湖
三、竞赛规则
(一)本赛事将采用世界帆联《帆船竞赛规则》2021-2024(RRS);2024深中帆船交流赛竞赛通知及其之后的补充通知;2024深中帆船交流赛航行细则及其之后的补充通知。
(二) 不采用任何国家官方规定。
(三) 本赛事公告的内容可能会于2024深中帆船交流赛航行细则中被修改。
(四) 本赛事公告语言为中文版本。
四、广告
使用国际帆联规定第20条-广告标识,参赛船只如在船体、帆和桅杆上做广告,需要在报名的同时提交国家广告发布授权复印件。船体和帆上做的广告必须符合当地广告法,同时不能与赛事赞助商有任何抵触。组织机构有权拒绝任何违反规定的船只参加比赛。竞赛委员会有权在遵照条例20的情况下,要求参赛船只在船首和船桅以及帆上的位置展示比赛赞助商的广告。
五、参赛资格
(一)本次比赛参赛队员将通过邀约与自由报名形式。
(二)组委会接受以学校、俱乐部、单位名义提交的报名申请,不接受个人报名。
(三)参赛选手须提交法定监护人同意参赛的申请书及签署免责声明经组委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参赛。
(四)本次比赛船只由组委会免费提供,设4个组别,为青少年OP甲组、青少年OP乙组、青少年RS Quba和成人Enterprise组别,Enterprise组别每队队员需至少2人,最多3人,在满足报名资格,并确认缴费后,组委会将依据先报先得原则确认报名成功,每个级别报满为止。
(五)拟报名的赛队请于2024年7月1日18:00前,将运动员报名表、有效的人身保险证明、发送到指定邮箱,组委会将对入围队伍和选手进行邮件确认,并收取相关参赛费用。晚于报名时间、超过报名数量的赛队,组委会将不再接受报名,报名费将退还至原账户。
(六)所有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将自动同意主办机构及其赞助商根据需要在赛事期间及之后制作、使用和展示平面及各类多媒体制品(包括直播、录播和电视电影等)时无偿使用其姓名、肖像和其他资料。
(七)报到时提交由参赛者签字盖章的纸质报名表及保险单复印件交组委会,组委会将对相关材料进行现场复核,复核不通过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六、竞赛办法
各级别将进行5轮场地赛。
七、费用
(一)报名费及船租及押金:OP组别和RS Quba组别报名费300元/人,赛船押金500元/船;Enterprise组别报名费为500元/队,赛船押金1000元/船。
(二)队伍一经报名成功,报名费不予退还。
(三)收款账号
户名:中山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翠亨新区支行
(四)缴费时务必备注清楚姓名+报名费,付款截图连同报名表一并发送到组委会邮箱。
(五)食宿交通费:组委会统一提供7月12日一晚住宿,餐食及交通等费用由参赛队伍自理。
(六)其他费用:保险费用自理。
八、日程安排
备注:
(一)每天至多进行3轮场地赛。
(二)比赛最后一天14:30以后不发启航信号。
九、比赛器材
赛前组委会将对参赛船只进行统一调配、抽签。
十、航行细则
航行细则将于完成报到手续后分发。
十一、赛场
本次比赛场地赛区域示意图。
十二、计分
(一)记分体系将采用国际帆船竞赛规则低分记分方法。
(二)如果比赛少于3轮,所有轮次将全部计成绩。如果比赛为4轮或者超过4轮,将去掉最差一轮的成绩后计算。
十三、奖励
(一)比赛统一由组委会为前8名发放证书和奖牌。前3名颁发奖杯。
(二)组委会将给予所有参赛选手授予完赛证书;
十四、免责
(一)参加赛事的所有参赛者完全自担风险,参见RRS规则4:参赛决定。组织机构对赛前、赛时、或赛后的任何装备损坏或个人受伤或死亡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如遇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赛事将顺延或取消。
十五、保险
每个参赛的选手必须有总额不低于50万人民币(或等值货币)个人意外伤害险,作为意外险时依法有效之第三方责任险。保险必须在赛事期间及赛事区域有效。报到时需向组委会出示每个参赛人员保险的原件或复印件。
十六、辅助船
(一)只有注册为赛事安全艇的辅助船才允许进入竞赛场地。
(二)辅助船的标识为“RESCUE(救援)”,需与参赛船只保持距离,除非该船为组委会提供的裁判船。
十七、其他
(一)所有参赛选手在水上时必须穿着救生衣,在水上时救生衣要按操作规范系紧。
(二)着装要求:选手及赛事参与者出席开/闭幕式或晚会时请穿着正装或队服。
(三)请各赛队于2024年7月12日到中山市翠湖公园报到。
(四)未尽事宜,另补充通知。
来源:深圳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网友评论
热点推荐
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南京高淳站(竞赛通知)
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南京高淳站将于2024年5月1日-5月5日在南京•高淳•风之曲水上运动中心举办,此次比赛要求以协会、俱乐部和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报名费用为500元/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该赛事的竞赛通知内容。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南京高淳站(竞赛通知)
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南京高淳站将于2024年5月1日-5月5日在南京•高淳•风之曲水上运动中心举办,此次比赛要求以协会、俱乐部和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报名费用为500元/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该赛事的竞赛通知内容。2023年第七届“学生杯”深圳帆船赛总决赛(竞赛通知)
2023年第七届“学生杯”深圳帆船赛总决赛将于2023年11月17日-11月19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七星湾游艇会举办。2022年已注册运动员须自行在线登录完成2023年缴费工作,未注册运动员须登陆中帆协官方网站完成注册。2023年第七届“学生杯”深圳帆船赛总决赛(竞赛通知)
2023年第七届“学生杯”深圳帆船赛总决赛将于2023年11月17日-11月19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七星湾游艇会举办。2022年已注册运动员须自行在线登录完成2023年缴费工作,未注册运动员须登陆中帆协官方网站完成注册。广东帆船冠军赛:东道主阳江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一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2023年广东帆船冠军赛在12月17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赛,东道主的广东阳江队表现非常出色,共获得13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一。广东帆船冠军赛:东道主阳江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一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2023年广东帆船冠军赛在12月17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赛,东道主的广东阳江队表现非常出色,共获得13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一。首届大运河国际帆船赛圆满落幕,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首届大运河国际帆船赛暨京津冀帆船赛在北京通州运河漕运码头盛大举行。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水上竞技的盛宴,更是大运河文化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首届大运河国际帆船赛圆满落幕,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首届大运河国际帆船赛暨京津冀帆船赛在北京通州运河漕运码头盛大举行。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水上竞技的盛宴,更是大运河文化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第十二届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竞赛通知
本赛事设场地赛(三亚场地赛和万宁场地赛)和拉力赛(三亚-海口-三亚全环海南岛拉力赛;三亚-万宁往返拉力赛)2种比赛模式;赛事设IRC1-3组及Dubois50组,共4个组别;其中IRC1组与Dubois50组参加全环组的比赛,IRC2组与IRC3组参加半环组的比赛。第十二届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竞赛通知
本赛事设场地赛(三亚场地赛和万宁场地赛)和拉力赛(三亚-海口-三亚全环海南岛拉力赛;三亚-万宁往返拉力赛)2种比赛模式;赛事设IRC1-3组及Dubois50组,共4个组别;其中IRC1组与Dubois50组参加全环组的比赛,IRC2组与IRC3组参加半环组的比赛。2023年中国·深圳青少年帆船赛完美落幕
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01月01日,第六届中国·深圳青少年帆船赛在深圳南澳大鹏游艇会正式开幕。比赛为期三天。来自深圳、广州、上海、香港等城市的近60名选手相聚于此,同场竞技、逐波踏浪。2023年中国·深圳青少年帆船赛完美落幕
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01月01日,第六届中国·深圳青少年帆船赛在深圳南澳大鹏游艇会正式开幕。比赛为期三天。来自深圳、广州、上海、香港等城市的近60名选手相聚于此,同场竞技、逐波踏浪。第八届朴生远梦帆船挑战赛赛事方案
第八届朴生远梦帆船挑战赛将于12月6日至12月8日在深圳·大亚湾举办。本次赛事由阿拉善左旗亚沙运动促进会主办。所有参数船员须年满18周岁,且身体健康、适合参与帆船运动,并自己承担因身体健康问题导致的一切责任。第八届朴生远梦帆船挑战赛赛事方案
第八届朴生远梦帆船挑战赛将于12月6日至12月8日在深圳·大亚湾举办。本次赛事由阿拉善左旗亚沙运动促进会主办。所有参数船员须年满18周岁,且身体健康、适合参与帆船运动,并自己承担因身体健康问题导致的一切责任。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落幕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暨珠海万山群岛“九洲杯”帆船邀请赛、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帆船友谊赛,在2023年12月31日落幕。中山帆船队获得冠军,珠海市帆船队获得亚军,哥伦比亚大学队获得第三名。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落幕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暨珠海万山群岛“九洲杯”帆船邀请赛、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帆船友谊赛,在2023年12月31日落幕。中山帆船队获得冠军,珠海市帆船队获得亚军,哥伦比亚大学队获得第三名。举报投诉
已有账号?直接登录
问题反馈
添加图片
举报评论